板框压滤机的进泥泵(也称进料泵)需满足 “低压大流量进料→高压小流量保压” 的过滤工艺特性,核心要求是压力可调、流量适配、耐磨损 。根据污泥特性、过滤压力需求及成本预算,常见类型主要分为以下 4 类,各类泵的适用场景与核心特点差异显著:
1. 液压陶瓷柱塞泵(高压耐磨首选)
核心原理:属于容积式往复泵,通过液压驱动陶瓷柱塞往复运动,改变泵腔容积实现吸排泥;陶瓷柱塞硬度高(HV1200 以上)、耐磨损,适配高含固污泥。
关键优势:
压力范围宽(0.5-20MPa),可精准匹配板框压滤机 “进料→保压” 全阶段(前期低压大流量、后期高压挤干);
流量稳定,压力波动小,不易因压力骤升损坏滤板;
耐颗粒磨损,适合含砂量高、颗粒直径≤2mm 的污泥(如矿山尾泥、建筑打桩泥)。
适用场景:高含固、高粘度、高磨损性污泥,或对过滤效率(快速进料 + 深度脱水)要求高的工况(如市政污泥深度脱水、工业危废处理)。
2. 螺杆泵
核心原理:属于容积式转子泵,通过定子与转子的啮合间隙变化,形成连续的密封腔室,将污泥 “推送” 至压滤机(无往复运动,流量平稳)。
关键优势:
自吸能力强,无需灌注供液,适合储泥罐低于泵体的安装场景;
对粘度适应性好,不易堵管,适合含少量纤维的污泥;
结构简单,维护成本低于柱塞泵。
适用场景:中低压过滤、高粘度、含少量纤维的污泥,或中小型板框压滤机。
注意事项:压力上限较低,不适合高压力保压脱水;定子为橡胶材质,长期输送含尖锐颗粒污泥易磨损。
3. 离心泵
核心原理:属于叶片式泵,通过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,将污泥加压输送至压滤机;需搭配变频电机或溢流阀调节压力与流量。
关键优势:
成本低,流量大,适合大流量快速进料阶段;
结构简单,易维护。
适用场景:低含固、低粘度、无颗粒 / 少颗粒的污泥,且压滤机工作压力≤0.8MPa 的工况。
注意事项:压力调节范围窄,无法满足高压保压需求;含固量过高或有颗粒时,易导致叶轮磨损、流量衰减。
4. 隔膜泵
核心原理:属于容积式往复泵,通过压缩空气驱动隔膜往复运动,改变泵腔容积吸排泥。
关键优势:
耐腐蚀性强,适合酸碱污泥;
自吸能力强,可空转,适合间歇性进料场景;
可输送含纤维、颗粒的污泥,不易堵塞。
适用场景:中小流量、腐蚀性强、含纤维 / 大颗粒的特殊污泥,或小型板框压滤机、间歇性运行工况。
注意事项:依赖压缩空气源,压力波动略大;流量与压力受气源压力限制,不适合大流量高压工况。
上一篇:液压陶瓷柱塞泵防腐吗
下一篇:高压进料柱塞泵能输送市政污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