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滤机入料泵(以常见的 YB 液压陶瓷柱塞泥浆泵、螺杆泵、离心泵为例)是压滤机进料环节的核心设备,其故障多与 “压力异常、流量不足、泄漏、异响” 相关,不同故障的成因和排除方法如下:
一、压力异常(压力上不去 / 压力骤降 / 压力波动大)
1. 压力上不去(达不到设定值)
常见原因:
溢流阀(液压泵)失效,无法建立压力;
吸入或排出管路堵塞、阀门未全开,导致阻力过大;
泵内密封件磨损(如柱塞密封圈、阀座),出现内泄漏;
液压系统漏油(油管破裂、接头松动),压力损失。
排除方法:
拆解溢流阀,清理阀芯杂物或更换弹簧(确保调压功能正常);
检查管路是否堵塞(可通过压力表分段检测阻力),全开阀门;
更换磨损的密封件(如陶瓷柱塞的 O 型圈、单向阀阀座);
紧固接头或更换破损油管,补充液压油至油位线。
2. 压力骤降(突然下降)
常见原因:
下游设备(如压滤机滤板)破裂,压力瞬间释放;
泵的排出阀(单向阀)卡阻(被杂物卡住),无法关闭;
液压系统安全阀意外起跳(压力超过设定值)。
排除方法:
停机检查下游设备,更换破损滤板或修复管路;
拆开排出阀,清除杂物(如石块、纤维),打磨阀座密封面;
重新校准安全阀设定压力(不得超过泵的额定压力)。
3. 压力波动大(忽高忽低)
常见原因:
液压系统油温过高(>60℃),油液黏度下降,压力不稳定;
吸入管路漏气,导致泵腔混入空气;
单向阀磨损(密封面不平整),出现 “窜液”。
排除方法:
检查冷却系统(如散热器、风扇),清理油污,确保油温≤55℃;
紧固吸入管路接头,更换老化的吸油软管(避免因负压吸扁);
研磨单向阀密封面或直接更换新阀(建议备用 1-2 套单向阀组件)。
二、流量不足或无流量
常见原因:
吸入管路堵塞(如滤网被杂物堵住)或吸程过高(超过泵的自吸能力);
柱塞 / 螺杆磨损,导致泵腔容积效率下降(内泄漏);
电机反转(离心泵、螺杆泵常见),或液压泵转向错误(柱塞泵)。
排除方法:
清理吸入滤网(建议每班次检查),降低吸程(确保≤6 米);
更换磨损的陶瓷柱塞(测量其外径,磨损量>0.5mm 需更换)或螺杆衬套;
调换电机相序(确保转向与泵体标识一致)。
三、泄漏问题(介质泄漏 / 液压油泄漏)
1. 泥浆(介质)泄漏
常见位置:柱塞与泵体结合处、单向阀阀盖。
原因与排除:
柱塞密封件(如 V 型圈、组合密封)磨损:更换同型号密封件(注意安装方向,唇口朝向压力侧);
单向阀阀盖螺栓松动:均匀拧紧螺栓(按对角线顺序),必要时更换密封垫片。
2. 液压油泄漏
常见位置:液压油缸活塞杆、油管接头、油箱密封圈。
原因与排除:
油缸密封件老化:更换油缸内的 Y 型圈、防尘圈(需专业人员拆解油缸);
接头松动或密封圈损坏:更换接头密封圈,用扳手对角紧固;
油箱盖密封不良:清理密封槽杂物,更换耐油橡胶密封圈。
四、异响或振动过大
常见原因:
泵与电机轴对中偏差过大(>0.1mm);
轴承磨损(电机轴承、泵轴轴承);
液压系统混入空气(油位过低、吸油管路漏气);
柱塞与缸套间隙过大(磨损导致)。
排除方法:
重新校准泵与电机的同轴度(用百分表测量,调整垫片厚度);
更换磨损的轴承(加注锂基润滑脂);
补充液压油至标准油位,排除系统空气(打开排气阀,空载运行 5 分钟);
更换磨损超标的缸套或柱塞(间隙应≤0.15mm)。
五、日常预防与维护建议
每班次检查:压力表读数、管路泄漏、油位油温、滤网清洁度;
每周维护:更换吸入滤网、检查密封件状态、紧固连接螺栓;
每月保养:液压油过滤(或更换新油,油质需符合 ISO 46 标准)、校准溢流阀压力;
备件储备:建议备用陶瓷柱塞、单向阀组件、密封件套装,减少停机时间。
通过针对性排查故障点,结合定期维护,可显著提升压滤机入料泵的运行稳定性,延长使用寿命(YB 系列陶瓷柱塞泵正常维护下寿命可达 8000-12000 小时)。
上一篇:陕西陶瓷柱塞泥浆泵如何调节压力
下一篇:压滤机专用泵运行时的注意事项